激光熔覆技術應用到表面加工,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耐蝕性、耐疲勞性等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使用壽命。還可以用于失效零部件的修復和再制造,節約原材料和加工成本,提高零件質量。
激光熔覆.初的工業應用是Rolls-Royce 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初對RB211渦輪發動機殼體結合部件進行硬面熔覆。其后,眾多公司采用了激光熔覆技術。激光熔覆層/基材的組合包括:不銹鋼/低碳鋼、鎳/低碳鋼、青銅/低碳鋼、StelliteSF6合金/低碳鋼(或黃銅)、不銹鋼/鋁、鐵硼合金/低碳鋼等。
激光熔覆的應用.初主要在兩個方面,即耐腐蝕(包括耐高溫腐蝕)和耐磨損,應用的范圍很廣泛,如內燃機的閥門和閥座的密封面,水、氣或蒸汽分離器的激光熔覆等。同時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蝕性,可以采用鈷基合金(如Co-Cr-Mo-Si系)進行激光熔覆?;w中物相成分中CoMoSi至Co3Mo2Si硬質金屬間相的存在可保證耐磨性能,而Cr則保證耐蝕性能。應用Ni-Cr-B-Si系熔覆層也可取得類似的效果。
激光熔覆也可用于在材料表面熔覆耐蠕變性能的熔覆層,這種熔覆層在高溫下耐磨料磨損和沖蝕磨損。在這種情況下,可用于在鋼表面熔覆的材料包括:鈷合金、鈦合金、復合物(如 Cr-Ni、Cr-B-Ni、C-Cr-Mn、C-Cr-W、Mo-Cr-Ni、TiC-Al203-B4C-Al等)、Co-Cr-W合金(Stellite)、耐鹽酸鎳基合金(Hastelloy)、碳化物(如WC、TiC、B4C、SiC等)、氮化物(如BN、Cr和Al的氮化物)等。從當前激光熔覆技術的應用情況來看,有前景的應用領域主要有:1)對材料的表面改性,如燃氣輪機葉片、軋輥、齒輪等。2)對產品的表面修復和再制造,如轉子、模具等。
通過激光束掃描熔化熔覆材料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熔覆層,可以大幅度提高被熔覆件的使用壽命。
激光熔覆層及界面組織致密,晶粒細小均勻、無夾渣、無裂紋現象。激光熔覆修復后的部件界面強度可達到原母材強度的90%以上,很適合易損件的磨損修復。對關鍵部件表面通過激光熔覆耐磨抗蝕合金,可以在零部件表面不變形的情況下大大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對模具表面進行激光熔覆處理,不僅可以提高模具強度,還可以降低約2/3的制造成本,縮短約4/5的制造周期。
激光熔覆技術在典型應用領域中的示例如下:
1)汽車制造領域。由于汽車的發動機活塞和閥門、氣缸內槽、齒輪、排氣閥座以及一些精密微細部件要求具有高的耐磨、耐熱及耐蝕性能,因此激光熔覆在汽車零部件制造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在汽車發動機鋁合金缸蓋閥座上激光熔覆形成銅合金閥座圈,取代傳統的粉末冶金/壓配閥座圈,可改善發動機性能,延長發動機閥座圈的工作壽命。例如,意大利菲亞特汽車發動機排氣閥座的環形表面用Stellite合金激光熔覆。.初是采用AVCO 6.5kW激光器,8s處理一件。后來研制了被稱為能量回收腔的裝置,提高了激光能量的利用率,所需能量減少了一半以上。再后來改用美國937型1.5kW激光器后,比鎢極氬弧堆焊 Stellite合金用量減少70%,加工量也顯著減少。另外,美國汽車發動機排氣閥座采用激光熔覆Stellite合金,俄羅斯利哈喬夫汽車制造廠的發動機排氣閥座采用激光熔覆耐熱合金,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物醫學領域。鈦及鈦合金作為生物醫用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受到人們的關注,但其耐蝕性、生物相容性及金屬離子潛在的毒副作用卻使鈦合金在生物體中的應用受到限制。通過激光熔覆技術對鈦合金表面“改頭換面”,可使鈦合金滿足生物相容性等多方面要求。一些生物陶瓷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利用這些良好的生物學性能的材料改善鈦合金的表面性能。激光熔覆可以改變鈦合金表面的成分、組織和性能。激光熔覆技術不僅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鈦合金的表面生物性能,還可解決熔覆層與界面結合不牢的問題。
3)航空工業領域。航空工業是激光熔覆技術應用潛力.大的領域之一。航空發動機磨損是發動機維護中的一大難題。英國Rolls Royce公司采用激光熔覆技術代替鎢極氬弧堆焊修復航空渦輪發動機葉片,不僅解決了工件的開裂問題,而且極大地降低了工時。我國也將激光熔覆技術應用于發動機葉片和閥座等的修復與制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Rolls Royce公司采用激光熔覆技術對RB211渦輪發動機殼休結合部位和高壓葉片進行激光熔覆,取得了良好效果。該葉片由超級鎳基合金鑄造,在1600K溫度下工作,過去是用鎢極氬弧焊(TIG)堆焊鈷基合金,熱輸入大、稀釋嚴重,熱影響區易產生裂紋。改用2kW快速軸流CO2激光熔覆,在重力作用下吹氬氣送粉,功率密度為104~105W/cm2,自動化操作熔覆一個葉片只需75s,而過去用鎢極氬弧堆焊一個葉片約需4min。特別是激光熔覆鈷基合金,合金用量減少50%,工件變形小,工藝質量好,重復性好,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美國 AeroMet公司在該領域的研發也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多個系列的激光熔覆成形零件已獲準在實際飛行中使用。采用激光熔覆技術表面強化制造的飛機零部件,不僅性能上超過傳統工藝制造的零件,生產成本和生產周期都大幅度降低。航空發動機葉片、葉輪和空氣密封墊等零部件,可以通過激光熔覆技術修復與制造。例如,用激光熔覆技術修復飛機零部件中的裂紋,一些非穿透性裂紋通常發生在厚壁零部件中,其他修復技術難以發揮作用。 采用添加粉末合金的多層激光熔覆技術可恢復其使用性能,激光熔覆技術還可以用于飛機螺旋槳葉片激光三維表面熔覆修復。隨著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激光熔覆技術越來越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前進。 從直線和旋轉的一維激光熔覆,經過X、Y兩個方向同時運動的二維熔覆,到20世紀90年代開始向三維同時運動熔覆構造金屬零件發展。目前已經把激光器、五軸聯動數控激光加工機,外光路系統、自動化可調合金粉末輸送系統(也可送絲),專用CAD/CAM軟件和全過程參數檢測系統,集成構筑了閉環控制系統,直接3D打印制造出金屬零件,標志著激光熔覆技術的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