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頭,在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66千伏大壩溝變電站內,李樹春蹲在一個高度一米出頭的電纜溝內,用防火泥和沙袋砌著防火墻。同事站在溝外,連聲喊著要他出來透透氣,換個人進去作業。電纜溝里傳出李樹春悶悶的聲音,“我再干一會兒再換人”。
?
?
“讓我來”“我再干一會兒”,這是41歲的退伍老兵李樹春常掛在嘴邊的話。退伍后成為一名變電檢修工的李樹春,遇到難活累活總是沖鋒在前。他夢想著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電力工人,所以在工作中總是不懼挑戰。
?
非專業出身的李樹春,憑著五年軍旅生涯中錘煉出的韌勁,啃掉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成長為同事們信賴的“*工”?!耙欢z,電氣焊,退伍春哥全能干?!痹诶顦浯汗ぷ鞯膰W科爾沁右翼前旗供電公司,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說的是變電檢修班班長李樹春精通變電設備檢修、變電站安裝等各項工作。
?
從“門外漢”到“*工”,李樹春靠著不服輸的勁頭一路走來?!皠偣ぷ鲿r,我參與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成了爬桿架線的好手?!崩顦浯赫f,“工作6年后,我開始參與修建變電站。全新的工作專業性更強、技術更難,讓我再次成為‘新兵’?!蹦菚r新設備剛運送到位,看著縱橫交錯的高壓線和陌生的電氣設備,李樹春眼花繚亂?!翱邢滤?,他暗暗下了決心。
?
?
?
變電設備看著像個鐵殼子,其實里面錯綜復雜。李樹春找來一個廢舊設備仔細研究,一遍遍描摹內部結構圖。畫了13本設備結構圖、上百張圖紙后,李樹春將變電設備的結構刻在了腦子里。在分析處理設備事故及異常方面,他能夠快速準確判斷,多次排除電網設備重大安全隱患。
“我*次獨立處理線路隱患時,用了4個小時恢復送電。如果當時我對線路更熟悉,還可以更快點?!崩顦浯赫f。他將每一次檢修都當成一次學習,檢修技能在實踐中不斷提升。
?
“軍人出身的樹春肯鉆研、不服輸,雖然不是專業出身,現在已經成了小*?!崩顦浯旱膸煾低跤钫f。李樹春現在負責轄區內21座變電站的檢修工作,已連續8年實現轄區內安全隱患全排除。
?
?
愛鉆研的李樹春還在工作中迸發出許多“金點子”,解決了不少變電系統的“疑難雜癥”。興安盟的冬天氣溫低至零下40攝氏度,變壓器的溫度傳感器會受凍失靈,容易出現安全隱患。為了防范此類問題,李樹春為溫度傳感器量身定做“保溫服”,減少了極端天氣對溫度傳感器的損害。
?
李樹春根據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開展創新研究,一系列小發明簡單實用,有效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败娐蒙慕虝也粦掷щy,要敢于動腦筋啃硬骨頭?!崩顦浯赫f。(作者:王佳琦??田野??責任編輯:馬超)
信息來源:新華社
本文轉載自見能源之新,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